许多辞赋爱好者误认为骈句中的对仗必须做到词性相对,即名词对名词,动词对动词,如“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”、“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”等等。不错,词性相对是骈句对仗中最常见、最主要的一种方式,但不是唯一方式。那么除了词性相对外,还有别的什么对法呢?
具体表现为
一 多用同并结构相对
同并结构,相当于现在的并列结构,如果两句话所传递的信息重要性差不多,就可以把它们一前一后排列起来,或者用并列连词把它们连接起来,称为并列结构。并列结构可以是词的并列,也可以是词组的并列,如风花雪月,琴棋书画,油盐酱醋,琴瑟琵琶等等。现在我们以《律赋横裁》中的骈句为例子。
左个右个,为季孟之交分;上圆下方,法天地之奇偶。谢观《周公朝诸侯於明堂赋》
一个“个”对“圆”,一个“个”对“方”,不仅罕见,况且虚字对实字,肯定不行,但是“左个右个”和“上圆下方”构成同并乃可。
一浊一清,既定乾坤之体。或融或结,遂为河岳之形。黄滔《融结为河岳赋》。
清和浊为死字,融合结为活字。不能对,但一浊一清与或融或结可以组成同并就能对。
诸公诸侯而次进,或五或九而皆止。石贯《藉田赋》
挺烟萝之葱翠,写菡萏之形模。王棨《芙蓉峰赋》
葱和翠为虚字,形和模为实字,不能对,它们是同并对。
东西并耀,疑夹镜于长空;升降相沿,异藏珍于厚地。贾餗《日月如合璧赋》。东西对升降为同并对。
合璧方可孰可,抱珥比而奚匹。唐李程《日五色赋》
故有非烟非云,为祥为庆。唐滕迈《庆云抱日赋》。
昔姮娥服仙药于俄顷,指阴灵以驰骋。唐蒋防《姮娥奔月赋》
惟至也去阴就阳,惟乐也偃武修文。陆贽《冬至日陪位听太和乐赋》
是虽宝也,将去泰而去奢;从而屏之,使不知而不识。欧阳修《藏珠于渊赋》
以遨以游,见徇公灭私之志;一动一息,有去邪崇正之心。浩虚舟《行不由径赋》
刚柔随之而汹涌,嗜欲继之而隆崇。黄滔《融结为河岳赋》
故得享年代之悠久,与乾坤而齐一。《姮娥奔月赋》
齐,全的意思,类数字,所以悠久和齐一构成同并对。
但是除了同并结构外,其余的结构如偏正结构、主谓结构不能对。
有的朋友可能会问,下面都不是偏正结构对吗?其实这些都是规范的单个字对,只不过它们组合在一起恰巧构成偏正结构罢了;所以我们不能据此得出偏正结构也能对的结论。
闺中结恨,感予于三五之时;笛里传情,听我于关山之曲。唐蒋防《姮娥奔月赋》
“三五”对“关山”为同并,时和曲名词对名词,所以不是偏正对。
高低斗紫盖之色,向背异香炉之势。王棨《芙蓉峰赋》
“紫”对“香”、“盖”对“炉”,“色”对“势”。
韬云分白璧之色,映竹写圆荷之状。浩虚舟《盆池赋》
道理同上。
尽索奔亡之党,先诛隐匿之人。宋言《渔父辞剑赋》
“奔亡”和“隐匿”同并对,党和人,名词对名词。
俯而察,焕乎呈科斗之文;静而观,炯尔见雕虫之艺。蒋防《萤光照字赋》。
有的朋友可能会问,下面都不是主谓结构对吗?其实也不是。
俯视则孤光溢目,横窥而一带澄虚。贾餗《太阿如秋水赋》
孤对一,数字对数字。光对带,名词对名词。溢对澄动词对动词。目对虚,名词对名词。
上下逦迤而九疑失翠,旁侧参差而五岭迷烟。王棨《芙蓉峰赋》
九对五,疑对岭,失对迷,翠对烟。
一呼而猛气咆哮,再叱而雄姿抑扬。白居易《汉高祖斩白蛇赋》
咆哮与抑扬同并对。猛对雄。气对姿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